[北音名师]闫世萍老师:科学唱法追求者 点石成金“魔术师”

发布日期:2010年10月29日 浏览次数:

闫世萍老师接受记者专访

《中国音乐报》上闫老师与学生六页的特辑1

《中国音乐报》上闫老师与学生六页的特辑2

《中国音乐报》上闫老师与学生六页的特辑3

 

  闫世萍,中国艺术嗓音协会理事,中国声乐家协会会员,留英艺术嗓音学者,我院音乐教育学院教师。

  她曾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我国著名声乐教授王福增,后在北京声乐研究所学习和工作,师从于我国著名歌唱家张映哲老师,在声乐研究所学习和工作期间她对我国嗓音科学家,歌唱家林俊卿博士所创建的咽音练声体系的发音理论及训练方法进行了多年的深入学习和研究。

  1999年获得全国新人新作美声唱法金奖,同年到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继续进修深造,成为英国嗓音协会的会员后,参加了多次国际嗓音学术会议,了解和学习了国际艺术嗓音界的最新科研动态。

  2005年5月应邀回国参加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术会议,她的论文《训练声带肌的收缩能力在歌唱中的重要意义》在大会宣读,并获得了国家级论文证书。

  到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任教后,在声乐教学领域中她首次提出了“科学的训练和使用声带”是声乐教学和歌曲演唱的核心技巧这一全新的声乐教学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证实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她的学生无论嗓音条件好坏,歌唱能力和演唱技巧百分之百的都能得到明显的提高,多次获得全国金奖。也正因如此,闫世萍素有“点石成金”的盛名!

  永不言弃 她在追寻真理的路上勇往直前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闫世萍老师从小表现出的对歌唱的热爱以及突出的天分就注定她这一生将是吃这碗饭的人。当别的小朋友还在为得到一颗糖果或一件新衣服而雀跃不已时,闫老师却被小小收音机里发出的美妙歌声迷得神魂颠倒。“我当时的偶像是我国著名歌唱家马玉涛和郭兰英老师,只要收音机里一播放她们的新歌,我立刻就能学会,并且能模仿得像模像样的。”所以从少年宫的独唱演员到中央音乐学院的优秀学生再到北京声乐研究所的研究员,并在1999年获得全国新人新作美声唱法金奖,闫老师这一路走来在别人眼中可以称得上是顺风顺水。

  但其实年轻的闫老师和许多歌唱演员一样,总被声带上的许多问题困扰着。“虽然获得了全国金奖,但我在歌唱时还是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像高音唱得时好时坏,歌唱中真假声的转换,一不小心嗓子就水肿充血的嗓音疾病……我慢慢意识到虽然我有歌唱的嗓音条件,但这并不代表真正地掌握了科学的歌唱方法,只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我的嗓子才能健康地唱一辈子。可以说,是这些挫折和困难带领我走进了艺术嗓音的科学研究领域。”

  追求真理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但对声乐艺术刻骨铭心的热爱,使闫老师产生了对科学的歌唱方法锲而不舍地努力探索和追求的勇气和毅力。为了观察到声带肌在歌唱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她甚至在发声训练时用喉镜观察自己的声带运动,一段日子下来,被给喉咙深处喉镜打光的台灯放射出红外线长期照射得皮肤过敏,脸又红又肿。但这些不但没有阻挡住闫老师探寻科学演唱方法的脚步,反而使她更加坚定了成功的决心。

  1999年,也就是在获得全国金奖的同年,闫老师放弃走上一线,成为一名著名歌唱家的机会,选择到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进修深造,继续对科学演唱方法的研究。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进修时,闫老师经常会参加一些大师班,对国外一些权威专家讲课的方法技巧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她还加入了英国嗓音协会,参加了一些国际会议,了解和学习了国际艺术嗓音界的最新科研动态。“我发现大家都在强调声音的质量,都在要求高音不能抖,但从训练方法上还没找到最佳的方法。我觉得我做的这个研究挺有意义的,会是对传统教学的一个突破。”

  2005年5月,闫老师带着她的科研成果——论文《训练声带肌的收缩能力在歌唱中的重要意义》,应邀回国参加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术会议。在大会上她宣读了她的论文,并获得了国家级论文证书。至此,她的关于在歌唱中科学运用声带肌的理论已经成熟,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通过实践的检验证明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点石成金 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研究的过程中,闫老师所有的声带疾病不仅彻底恢复健康,而且在多年的训练中练就了一副“铁嗓子”、“金嗓子”!但闫老师更希望能够通过教学把自己的理论传播出去,让更多喜爱唱歌的孩子们能够真正掌握声带肌的科学运用方法,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于是,2005年回国后,闫老师来到了北京现代音乐学院任教。

  “选择北音,是因为我觉得这里更适合我。咱们学校的孩子虽然不像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的学生一样,个个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嗓音条件,但这正可以证实我的理论是不是科学的。我有这个自信,只要你有一个爱唱歌的灵魂,什么样的嗓子我都能教!”另外,北音的“海纳百川”也是闫老师最终选择这里的原因,“毕竟我这是新的教学方法,不是每个学院都能接受。所以我最要感谢我们的李罡院长,他紧跟时代科学发展的步伐,以百纳海川的现代音乐教育家的胸怀,容纳了不同流派不同体系的现代音乐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使我院不仅成为现代音乐教育的排头兵,而且在现代科研教学领域中,也走在了时代的前沿。正是因为李罡院长的‘与时具进的科学发展观’才使我的‘在歌唱中要科学使用声带肌’的新的教学理论,得以在我院生根开花结果。”

  在教学的过程中,闫老师在教给同学们科学演唱方法的同时还注意挖掘每个人的嗓音特点,因为她认为每个人的嗓音条件是天生的,对此,她还有一个精彩的比喻。“上帝给了我们每个人一件乐器——喉器,只不过给我的是黑管,给你的是长笛,给他的是长号 。而我做的就是教会你如何演奏你的乐器的技巧。虽然我们的乐器不一样,但只要会演奏了你能说长号没有长笛不好听吗?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的。科学演奏方法掌握了以后你就可以把小短笛吹得轻松明亮,小花腔刷的倍儿漂亮!”闫老师最看重的,是学生对声乐艺术的热爱。“不管唱的好坏,一定要有一个热爱歌唱的灵魂,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歌唱方法,就一定能让灵魂放飞歌唱,一定能做最棒的自己!”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闫老师一次又一次印证着自己的理论,培养出多个全国金奖,学生们也从开始对这种高强度的新式教学“望而却步”变成“坚信不疑”。提起自己的学生,闫老师总是十分自豪。“我的学生吴培培并不是嗓音条件最好的,但却是第一个坚持用我的方法练出来的,她现在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都能驾驭;还有戴佳蓉,从原先连highC都成问题,到现在highG明亮轻松,花腔唱得漂亮极了;蒋梦卓以前是班里公认的最差的嗓音条件,经过这种方法训练后,唱通俗特别好。唱高难度的《listen》非常感人……他们有时听到自己的进步都会惊喜到流泪,我也非常高兴,非常骄傲,能把一副公认平平无奇的嗓子教到全国第一,就是科学的运用。”闫老师这种“点石成金”的能力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中国音乐报》特意为闫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制作了6页的采访特辑,希望能有更多人重视到这个突破性的教学方法。

  踌躇满志 她要帮助更多人完成音乐的梦想

  选择任教,就意味着放弃走上舞台的机会,但闫老师并不后悔,因为对她来说,做老师比获得掌声与鲜花能带给她更大的满足感。“学生和我基本上没有‘代沟’,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像朋友一样相处。当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新的发声技巧,声音取得进步的时候;当我和学生促膝谈心,感受彼此心灵的交流,使学生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的时候;当学生站在领奖台上高高地举起奖杯的时候……每当这些时候是我最幸福与满足的时候。”

  像表演与研究一样,对任教,闫老师也是一直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我认为一个成功的老师不仅能够‘授业’——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而且要‘布道’——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做一个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还要能‘解惑’——帮助学生走出思想和情感的误区,身心健康的去迎接自己的事业和人生。我想我是按照这样的标准在要求自己。”学生们抱回一座座荣誉的奖杯回报闫老师的“授业”,但对“布道”与“解惑”却是一辈子都无以回报得,只能把闫老师的用心永远记在心间。

  对学生的期待,闫老师的愿望显得质朴而真诚。“要成一线的明星很多因素影响,我也没成明星,但走进了研究领域,出了很多很棒的学生,我觉得也是明星,我是我自己心中的明星。我希望他们也可以像我一样,每个人都能做最棒的自己,做生活充实的自己,做对社会有用的自己,这就可以了。”

  研究上的突破使闫老师在教学上不断突破,而教学获得的满足感使闫老师感到幸福,所以,即使再累,她也不会放弃研究与教学。说她永远不会离开教师岗位。“每当我在理论上更深入了一步,在讲课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就立刻见效,所以研究是为了教学,我不会放弃研究;我也不会离开教师岗位,因为我知道这种方法实在太需要了,我要把我掌握的科学演唱方法教给更多人!”

  “我希望今后能在教学上更加体现我的应用科学领域方面的成就,通过实践的检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声乐人才。我今后的目标就是全国比赛甚至国际声乐比赛中多出现我们学校孩子的身影,多培养出几个冠军、亚军,整体提高我们国家的声乐教育水平。”

  采访结束后,闫老师还要匆匆赶去上她的下一堂课,临走时还不忘邀请我下个月底去看她和学生们一起筹办的“掌握科学唱法 做最棒的自己”音乐会。看着那个渐渐远去的优雅背影,我能感到她确实是快乐的,因为她的心里是满的,有梦想,有学生,还有爱。我不禁默默为她祝福,闫老师,愿您在前进的路上一帆风顺,永远快乐。

作者:图/陈立江 文/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