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干货】声音设计师、野地录音师杨杰:音容声貌的虚实之间——游戏声音内容创作浅掠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13日 浏览次数:

7月10日,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客座教授——声音设计师、野地录音师杨杰做客中国传媒大学第十七届录音艺术大师班,带来了《音容声貌的虚实之间——游戏声音内容创作浅掠》精彩讲座。

杨杰,声音设计师、野地录音师杨杰先生,1998年进入游戏开发领域,先后就职于育碧上海、2K上海、胜有声、维塔士,参与了超过100款游戏的声音设计制作。目前效力于腾讯NEXT Studios。除了游戏项目外,还致力于声音设计教学科普、音效创作和野地录音。近年来,杨杰坚持每年进行独立设计、录音和制作原创音效素材库并在全球出版。在2012年,他独立制作了高质量原创声音库Foley Stage并在全球范围内发行。之后,他又陆续设计制作了高质量原创声音库机器之心(Heart of Machines)、微观世界(一) Microscopic World Vol. 1 和北风(Northern Wind),并在欧洲、北美、日本和中国发行。原创音效库火气-中国武侠特效(the art of Magic Kungfu)现已上市。

在本次大师班中,杨杰先生的《音容声貌的虚与实——游戏声音内容创作浅掠》宣讲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内容资源为设计与功能服务、材质运动的艺术——动作与拟音、无特效不游戏——特效声音、Creatures——想象力与技术的合奏,以及田野的枪声——枪支录音与后期。

杨杰先生首先指出,游戏声音设计和录音的思维方式不同。游戏声音的内容资源是为设计与功能服务的,一个游戏声音设计师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设计制作内容资源、设计确定功能及实现方式、制定时间表与计划、交互数据整合、测试与混音等。在内容资源为设计与功能服务部分,杨杰先生从游戏声音的基本机制、设计与研发基本流程简介、基本工具链和数据格式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在材质运动的艺术——动作与拟音中,杨杰先生阐述了游戏与影视拟音的不同之处。以脚步声为例,角色性别、体重、年龄、着装、鞋型、表面材质、步态等,是游戏与影视拟音活动中均需要考虑的要素。在游戏中,脚步的每次落地都会触发一个事件。对于叙事、情绪和镜头,则是游戏中因玩家而异的交互体验,这部分是不可控的,因此无法通过解决镜头问题来呼应玩家心理。步态决定动作,而动作需要相对明确的标识性,通过玩家的多次重复后即可记住该声音所指代的对象,但为了避免听觉疲劳,声音设计师需要从大量样本的录制、多重声音分层次叠加,进而平衡重复、不重复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镜头和声源的3D实时计算使得听觉流畅性、角色或玩家的相对关系变得更加重要。在进行录制之前要进行预设计。为了考虑容量的问题,有的材质也会重复使用。通过鞋型、材质类型与步态的3D矩阵结构的动作声音设计,完成游戏声音设计中脚步拟音从量变转化为质变。拟音的后期活动中需要具备极度的耐心与细心,除处理样本时进行头部、尾部留空及保留气口长度之外,也要注意解决响度问题和命名问题。杨杰先生建议大家制定拟音清单与计划,每一类录音样本音量做记录,所有的补录都用记录的样本音量做参考,并完全靠这套数据进行参数管理以确保不同时期录制的不同样本素材声音其频响保持一致。在这部分的最后,杨杰先生强调,交互是游戏的重点所在,游戏动作拟音还要考虑角色对象、动作及材质的听感特征是否明确、内存容量与游戏体量是否匹配、角色对象的个性特征是否鲜明。

在特效声音的介绍中,杨杰先生指出国内游戏历史、传统文化与仙侠文化以及用户习惯成为“需求”等原因,使得数据结构要为表现力服务。例如一个跃起的动作包括起势、起跳、空翻、下坠和落地5个动作阶段,连续流畅的听感需要多个样本来予以解决。作为游戏声音设计师,要通过听觉可信度、丰富节奏、丰富层次、扩充单一对象的创作空间,来完成虚实结合的目标;通过挖掘所有的可能性,将之变成可以听到的内容,同时也要关注时间和成本的投入。

杨杰先生用大量的实例对游戏中的怪物声音和枪支录音及后期编辑进行了阐述。在对怪物声音进行设计说明时,他提到:怪物的设计目标为听觉的可信度、肢体行为与声音的匹配、声音与交互体验的匹配、确定资源量产方案与成本,以及确定技术实现管线。听觉是否可信取决于游戏声音设计师的生活能力和观察能力。关注生物学特征、确定限制条件例如美术和角色定位、动手尝试所有可能性以避免空想,使用合成器、拟音与人声录音是实现其设计目标的重要手段。对于枪支录音以及后期编辑中,杨杰先生认为,前期计划与准备至关重要。根据枪声交互的特点来选择枪型使得频响尽可能统一,明确表现出不同强度的杀伤力,强调枪声的节奏以获得机械的美感和节奏感。重建可交互的声音,选择合适的话筒和摆放位置,录音完毕后进行数据清理、标注说明、噪声清理、剪辑、混音测试,同时注重玩家的学习成本和样本饱和度,进行量产。

杨杰先生的讲座深入浅出、案例生动翔实,获得在场师生的阵阵喝彩与掌声。

作者: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