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析言
隋析言认真地阅读《北音传奇1》
从北音学到的不只是音乐
从小练二胡的隋析言到高中狂热地迷恋起摇滚乐与流行乐,组建起自己的乐队。高中毕业以后,已经考取江西师范大学的他毅然放弃了将来做一名音乐老师的机会,决定报考北音,系统地学习他最爱的流行音乐,为此,他付出了父亲和他怄了一年气的代价。“我爸不太喜欢我做流行音乐,觉得做这个以后生活可能会挺难的,不如做一名老师稳定。为了让爸爸消气我还特意去那个学校做了调查,但始终放不下自己最爱的音乐,最后还是决定来北京专门学音乐。我在老家的老师根据我个人的情况给我分析了一下,就向我介绍了北音音乐传媒学院的音乐制作系。我爸虽然生气,但最后还是尊重了我的选择。”
来到北音以后的隋析言才发现以前自己对音乐的认识只是管中窥豹,北音让他一下打开了眼界。“学校的音乐氛围太好了,环境也确实优美,老师都蛮厉害的,再加上我之前没接触过midi制作,接触之后觉得很有趣,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但是投入于新的音乐世界的隋析言也感觉到了来自同学之间的压力,“同学们好多都有童子功,基本功特棒。”与同学之间有差距的事实摆在眼前,隋析言只能低头猛学。大一大二的时候他每天早上5点就去自己做练习,那段时间虽然辛苦,但也是进步最快的时候。
谈起在北音的学习生活,隋析言有太多的回忆,老师的耐心指导,与兄弟之间的情谊,一口气进了7个球的足球赛……但印象最深的,还要是2007年跟着老师去四川凉山音乐采风。“我们一行12个人,在老师带领下带着一堆录音录影的设备去了凉山,收集那里彝族、傈僳族、苗族、摩梭人等少数民族的民族音乐,现场录音;还收集他们的乐谱,曲式,特别有意思!”因为走得远,又见到许多以前没见过的音乐形式、服装、舞蹈,隋析言大开眼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做了一场原创音乐会,把收集到的音乐风格融入到流行音乐当中,大获成功。通过这次采风,隋析言把民族和流行音乐融合的技巧上了一个层次,“现在偶尔还会打开当时录的那些素材听听,想想怎样和流行音乐融合。”而这次采风给他带来的另一个刻骨铭心的收获就是“坚持梦想”!“那儿的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创作,也根本没有发行的途径,但还是在坚持创作,就是因为喜爱。”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隋析言感到疲惫消极的时候就会想起那些人,就会记起自己对音乐的热爱,这种热爱让他永远不轻言放弃。
一切为创作开路
大学时期,隋析言曾凭借一首《寄语》获得过“第二届鸟人艺术杯原创音乐大赛金奖”,此后又参加过许多比赛,有唱歌的,有创作的;有个人的,也有乐队的。他坦言并没有想得到怎样的荣誉,只是想锻炼自己。“比赛的最大收获就是发现现在唱歌好的人太多了,而且90后已经开始崛起了,感到了一些危机感。”
毕业之后,隋析言并没有马上投入他喜爱的创作工作,而是在很多单位从事录音工作,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湖北卫视、东南卫视……并顺利考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录音师资格证书。但隋析言坦言并没有想干录音这行,主要是为了学习,“那一时期就对现场合成很感兴趣,觉得学到手也是技术,以后会有用途,对以后从事创作有帮助。”
创立Touch-Audio音乐工作室、与朋友创立的北京市海尚华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虽然在外人看来,隋析言从事着多而杂的工作,看似有点“不务正业”,但他自己心里十分清楚自己所走的每一步,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在为创作开路。“工作室是为了创作出的歌曲制作方便,文化公司是为了给自己的生活提供必要的经济后盾,让自己能更安心的创作,不用为生计发愁。总之,一切为了创作开路,因为我最喜欢的还是创作,最擅长的也是创作,其他只是副业,如果有一天做不下去了再去想别的办法,但永远也不会放弃创作。”
当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以后,隋析言也正是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
成为专属创作人只是个开始
2009年,隋析言参加了台湾华研国际音乐股份有限公司(台湾本土最大的唱片公司之一,旗下知名艺人有S.H.E、动力火车、飞轮海、刘力扬、林宥嘉等,创办词曲创作大赛,目的在于挖掘有才华的词曲创作人,给他们提供平台和机会,成为专业的词曲创作人员)举办的“第四届台湾华研国际音乐词曲创作大赛”,凭借一首乡村风格的《我的直觉》获得了大赛的“全球华人佳作奖”,成为北京地区仅有的两名获奖选手的其中之一。大赛过后,台湾华研国际音乐股份有限公司的音乐总监吕祯晃老师(隋析言的恩师)表示很欣赏北京年轻音乐创作人的态度与理念,并且专程从台湾赶赴北京,和隋析言洽谈合约的事宜。就这样,隋析言加入了华研这个大家庭。
但成为专属创作人只是个开始。众所周知,在还没创作出一首家喻户晓的力作之前,创作人的生活很清苦,但隋析言明白,这正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作人的必经之路。
“有一段时间真的很累,白天要帮公司带艺人,要上班,晚上回去以后还要写歌,我争取每天都要写一首歌或者写出一段动机,所以每天都要3、4点钟才能睡觉。” 但无论工作多么辛苦,前途多么渺茫,隋析言都没有说过“放弃”这两个字,他说他的办法就是一个字——“扛!”“因为热爱,因为想有所作为,所以只能扛。”
很奇怪,明明辛苦到让人心疼,但从隋析言的话语里却听不到一丝疲惫之感,包括每天的创作指标,也是他自己给自己的要求,“先有数量再有质量,在保证数量的前提下,追求质量。”但隋析言拒绝“为写而写”,因为那样写出来的东西也是不好的,没用的,“只有在体力、头脑状况都不错的情况下,写得才能很顺畅。”
梦想还在继续
隋析言说自己的短期目标就是自己的创作能“中”给一个有影响力的歌手,就像自己的圈中好友郑楠(著名创作人,创作了S.H.E50%的歌曲,《中国话》、《伦敦大桥垮下来》等)、李双飞(北京现代音乐学院毕业生,创作了林宥嘉《说谎》)那样,同时自己的工作室和文化公司都能运作良好。他现在时刻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踏踏实实地搞创作,“中不中自己不能控制,能控制的是把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做的事都是有意义的。”为此隋析言现在每天还是听2个小时以上的音乐,每星期至少创作出一首音乐,从来不敢懈怠。
至于长期目标,隋析言毫不犹豫地给出了答案。“唱作人吧,毕竟哪个创作人的终极目标都是能写能唱,像周杰伦那样。但现在会专心写音乐,以后的事不会想太远。”
也许这种“不会想太远”的态度正是隋析言的秘密武器。确实,年轻的他真的不用想太多,只要保持着一份对梦想的执着,就会让他一直向梦想勇往直前地走下去,成为下一个王治平、下一个周杰伦,最后成为独一无二的隋—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