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加玛斯克组曲》之“月光”

发布日期:2008年01月01日 浏览次数:

(唐宋  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音乐教育及管理学院)

[摘要]

本文是对著名印象派音乐家德彪西创作的《贝尔加玛斯克组曲》之作品“月光”的剖析,文章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阐释了作品“月光”的特征,从中可以进一步地了解印象主义时期音乐的伟大风格。

 

[关键词]

德彪西   《贝尔加玛斯克组曲》  月光 

 

 

德彪西的《贝尔加玛斯克组曲》创作于1890年。音乐飘忽、闪烁、朦胧,极富意境。该组曲由“前奏曲”、“小步舞曲”、“月光”和“帕斯比叶舞曲”组成。它们不但旋律优美动听,而且和声也丰富多彩,尤其给听众造成强烈的视觉联想和心灵冲击。《贝尔加玛斯克组曲》,不知不觉将我们带到了19世纪,使我们充分感受到当年印象派画家追求光与色的变化和虚幻朦胧的艺术氛围。我们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月夜景色,对和声手法与音乐处理手法的大胆创新,为这首乐曲蒙上了朦胧的意境。短小精悍的旋律优美动听,出其不意的和声组合使整首乐曲听起来越发神秘。《贝尔加玛斯克组曲》,正是一幅光与色交织而成的音乐画卷!

 

这里我想谈谈组曲的第三首“月光”。该曲为我们展现的是美丽的月夜景色。很有表情的行板,9/8拍子。这是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中最为大众化的一首,美丽的旋律暗示了对月光的印象,新的音乐形式处理法和和声创作手法的大胆革新,使这首作品显得扑朔迷离,耐人寻味。短小精悍的旋律片断和特殊的和声组合,将乐曲始终笼罩在闪烁和飘忽的氛围之中。幽幽的月光透过淡淡的云雾,影影绰绰地洒在平静的水面上。微风徐来,荡起阵阵涟漪。远看似冰瀑飞泻,一抹银辉。近看则波光粼粼,水天一色。甚弱和弦的反复更加深了这一印象。接着速度轻快的琶音描写了月光闪烁的皎洁色彩,仿佛置身于晴朗而幽静的深夜氛围之中。作曲家以细腻的情感,采用柔美明净的和声构思和丰富多彩的钢琴织体,将自然界中司空见惯的平常现象赋予了神奇的韵味。同时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轮美奂的月夜景观,并使“月光”这一主题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乐曲开头虽然以复三拍9/8拍为规范,但在多处都插入了二连音,这样就打破原来拍子的规整性,使速度有缓有驰,弹性的灵活伸缩,首先就需要我们在数拍子上下一番功夫,不要数散拍,我在弹奏时采用一小节数三拍的方法。左手持续的伴奏与右手延绵的旋律相呼应,一个乐句常常毫无间隙地进入另一个乐句中去,两个乐句总是由延绵的旋律、持续的伴奏或相连的音符来连接,持续不断的乐句制造出闪烁飘忽的气氛。弹奏时不要有明显的分句,靠音乐起伏力度变化来达到分句的效果。共8小节的旋律与伴奏和声构成平行三度,以密集的组合作平行移动,使音乐的主体徐徐向下浮动,仿佛月光的银辉梦幻般的倾泻到平静的水面上,夜幕降临的幽静景色就显现出来了。接着通过6小节的扩充,变化主题旋律,右手在弹奏时要着重突出两个最高音,但不要生硬,手指放平,用指肚,手的肉垫来触键,要有控制,借助大臂力量,柔和的触键发音。随之而来的是和弦构成的悠长乐句:神秘而又美妙的月光。

 

中段是速度稍快的乐段。上方旋律声部抒情的歌咏,左手伴奏音型从简单的和弦变成了十六分分解和弦陪衬,分解和弦带来了强烈的律动感,令欣赏者感受到绵绵不断而又富有节奏的声音,为旋律及和声组合布上了一层飘忽不定的特异色彩。在这背景的衬托下,更显明月之皎洁且富有动感。德彪西的这一微妙手法,无疑给全曲的发展赋予了丰富的内在动力,音乐在情绪上打破了乐曲开头所营造的静谧的气氛,音乐逐渐变得活跃。引出了非常迷人的12小节的插部。这段旋律作了三次单拍子与复拍子的交替推进,在速度上要逐渐加紧,将乐曲推至一个小高潮。第15小节至第18小节,左手低音保持在II级和弦上,右手构成平行八度的旋律缓缓的向下进行。在这里德彪西采用了色彩性和声而非传统性和声,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月光笼罩下的月色里光与色的微妙变化。这一段落采用了几乎相同的段落结构,左手空泛的低音与右手紧密高音旋律配合,弹奏时左手的八度低音要借助大臂力量沉下去,弹出的声音才会饱满,低音的伴奏音顺序向上排列,上行和弦构成的乐句暗示着渐强,所以力度也要随之加强。我们经常会在不断渐强中忽略了乐曲的连贯性,所以在弹奏这组低音时,要保持住乐句的感觉,用大臂带动手指,使音符层层递进。与低音有较好呼应的是上方不断流动的和弦,右手所弹奏的上方音不仅仅是八度和弦,也会加入七和弦来增加乐曲色彩,所以弹奏时一定不要吃音,通过和弦的改变来突出音乐色彩上的变化。这些缥缈而神秘的和弦向下进行,与平行八度构成的低音进行反向对比,在听觉上比前段乐曲紧张一些。弹右手和弦同样需要手腕放松,通过大臂力量带动手指,使声音饱满柔和,虽是下行和弦,但仍要有渐强处理与左手相呼应。

作者: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