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与诗歌 ——流行歌词创作与鉴赏

发布日期:2008年01月01日 浏览次数:

付广慧 (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音乐传媒学院) 

[摘  要]

歌词是诗,又不是诗。诗供阅读、吟味,歌供演唱,人凭听觉感受它的力量。因此歌词不是纸上之物,它必须与音乐结合变成声音,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只从字面上看起来好看还不能算数,必须让人听起来好听才能算得上成功。这应该是对歌词艺术进行美学审视的出发点。上乘的歌词当然具有上乘的文学价值,所以,我们把歌词称为音乐文学,以区别于诗,区别于一般文学形式。——摘乔羽《<歌词创作美学>序言》

 

[关键词]

歌词  乐府歌词   诗歌

 

 

·歌词(诗歌)的历史脉络

一切民族最原始的诗,都是以歌的形式口头创作出现的,作为劳动本身的组成部分产生于人们的集体劳动之中,并由于某种劳动的需要用来调节节奏或统一步伐。如许多人同时搬运较大物体时常用的“嘿哟嘿哟” 的劳动号子、纤夫们在拉纤时一领众和或齐声歌唱的低沉音调等。后来,随着文字的产生便出现了能表达完整意思的诗歌,这些诗歌经过口耳相传活跃于民间,成了人们劳动和娱乐的精神财富。也就是说,诗(歌词)起源于劳动,随着人类语言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文字的发展而发展。

 

在古代(唐朝以前),歌词与诗歌是不分开的,诗即是词、词即是诗——“诗为歌词”,二者同时存在、并行发展,又相互影响、不断转化。以它们与音乐的关系而论,凡是谱曲成歌的诗则称为“歌诗”,用来演唱,未被谱曲的诗则称作“诵诗”,用来朗诵,即“入乐为词、出乐为诗”。如汇集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余年间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雅、颂”及《楚辞》中的光辉篇章,既是诗,又可作为歌来传唱。比如《诗经》中“魏风·伐檀”篇便以一群正在采伐木材的劳动者所唱的歌表达了他们对不合理社会现象的强烈不满:“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战国末年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与当时楚国特殊风格的音乐和丰富活泼的民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的《离骚》、《九歌》、《天问》等名篇,不仅是当时可读的诗与能唱的词,又对我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民歌的繁荣时期始于两汉,汉武帝曾专门设立音乐官署专门采集各地的民歌,这些采集来的民歌,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如这首《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感与君绝!”在这首民间恋歌中,一个为追求真挚爱情所表现出的执着与坚定的妇女形象在质朴的语言里迸射着强烈的震撼和感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更是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但终将再接再厉的雄心——“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臂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即便今天,这些作品仍然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与可唱性。

 

乐府歌词到了魏晋六朝时开始分化,文人们逐渐把乐府发展成为五言诗,他们的做法是利用乐府旧曲改作新词,而实际上却逐渐脱离乐府的精神向诗靠拢。经过建安文人的改道,乐府歌词发展到唐代,完全变成了不能唱的新诗体,如李白的《将进酒》、《蜀道难》,杜甫的《前出塞》等,因为远离了音乐,乐府歌词的生命便逐渐转化为诗的生命。

 

唐宋以后,诗与词逐渐分家,一部分是可以谱曲演唱的长短句,即歌词;另一部分是用来吟读的诗。由于受到“诗词一家”的影响,早期的词,既能谱曲演唱,又能独立成篇;而诗人写的诗,既是独立的诗篇,也能谱曲演唱。如唐朝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因诗中有“西出阳关无故人”句,又重复三次,故又名《阳关三叠》,唐宋以来曾有多种唱法,现存琴谱就有三十多个版本,成为历代久唱不衰的名篇。由唐诗发展而来的宋词,成为歌词史上的一次飞跃。唐诗以前都是先词后乐,自刘禹锡、白居易、温庭筠、柳永等建立了“倚声填词”的传统以来,同一个曲调反反复复地填了很多首词,虽然为了供人演唱而在字数、平仄上有极严格的要求,也由于词天生具有的文学性使之渐渐脱离了音乐而以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到目前形成了以读为主的欣赏方式。这也正说明,歌词自古就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和独立品格。如今,还有很多人醉心于古诗词的研究和创作,但已经很少有人去关心它们的原始音乐了。不过,也正是由于宋词的易懂和唯美,现在也有许多作曲家热衷于为其重新谱曲。这方面成功的例子有许多,最有名的当属由台湾著名曲作家古月、刘家昌、翁清溪、陈扬等谱曲、邓丽君演唱的个人专辑《淡淡幽情》,专辑中收录了多位宋代词作名家的经典作品,包括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作者: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