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音乐传媒学院外籍教师Eric:八年传道授业北音路 践行音乐传媒教育梦

发布日期:2014年03月13日 浏览次数:

 

Eric近照

Eric在我院教学楼第二录音棚

Eric在演出现场

 

    来自法国国际现代音乐学院的Eric是法国著名音乐制作人、调音师贝司手、录音师及混音师。他精通音乐制作、合成、录音以及各种音乐软件,任教于我院音乐传媒学院,教授学生MIDI音乐制作,编曲,现代录音混音技术,母带处理和现场扩声。

    与Eric的专访约在学院的第二录音棚,这间学院投资数百万的豪华录音棚里的录音设备,全中国就只有两台。采访开始前,Eric一直在专心研究棚内录音设备和软件,见到记者到来便热情地用英语打着招呼,偶尔蹦出几句中文,让人倍感亲切。看得出他已经完全适应了在中国的节奏。“这是我第一次用这个录音棚,坐在这里的感觉很不错。“Eric用中文告诉我。对这位法国外教的采访,更像是一次愉悦的聊天和交流,也是一次专业领域的学习,让对音乐制作和录音只有一知半解的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交流中,记者不止一次感受到了这位外籍教师和他音乐世界的独特魅力。对话是从学校的巨大变化聊起,而Eric与北音的缘分,也源于八年前北音与法国国际音乐学院的国际交流合作。

北音情深 源于国际交流合作

    时间追溯到八年前,根据与法国国际音乐学院2006年8月16日签署的协议,学院与法国国际音乐学院成为了正式的合作伙伴关系。从2007年开始,法国国际音乐学院每年将派遣多名具有国际水平的音乐专家来北音任教。2006年9月10日,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伙伴单位之一——法国国际音乐学院派遣的7名外教同机飞抵首都国际机场,并于13时30分抵达我院,Eric也在其中。像很多外国人一样,他踏进了中国北京这片完全陌生而又神秘的土地,那也是他第一次真正接触北音,这里的一切一切,仿佛有种魔力在吸引着他。开始的未知探索,又让他充满好奇,但更让人兴奋的还是交换计划。“当时我和王少杰院长就交流合作有过短暂的交流,在未来这里的学生会受益于中国老师和我的课程。”八年的时间,Eric把所有精力放在了培养学生身上,当时的很多想法也一一变为现实,而众多北音学子通过和外教老师的学习,感受到了西方教学模式的魅力,可谓受益匪浅。

    八年间,Eric见证了北音的成长壮大,他看到528剧场,1500平米演播大厅的拔地而起,以及学校投入百万资金打造的录音棚等众多教学设施。谈起2008年建成的1.2万平方米综合大楼,Eric感叹于学院几来的巨大变化,尤其是教学设施的大批购买和更新。而作为全院的龙头学院之一,音乐传媒学院所有教学设施也均与市场最前沿接轨,使学生在学校就能接触到社会上的顶级设备。他说,他很幸运能来北音教学。

 心系教学 鉴证北音成长壮大

    提起音乐传媒学院教学设施,就不得不提相关专业软件。Eric告诉记者,在音乐创作上,一些人喜欢logic,一些人喜欢cubase(两者皆为音乐制作软件),但它们对学生职业都有很大帮助。四年前,他习惯用cubase,通俗理解就是,他知道需要的音乐放在哪里,然后做出的东西很快。后来,这位音乐制作人慢慢意识到,在音乐商业中,国内外公司都会用到logic。“这么多人使用它,肯定有它的道理。”Eric通过mac系统的使用,了解到了logic的便捷,全方位开始接触logic。他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logic有更好的音乐,学生们必须要学会如何使用它。问题也随之而来:logic只能运用在苹果电脑上。当时对于已经习惯用windows系统的学生们来说,去重新接触和接受一个新的学习系统,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

    Eric依然记得,当时开始教授logic,并没有要求苹果电脑。从法国度假回来后,音乐传媒学院领导告诉他,学校准备购入苹果电脑作为教学设施供学生使用。“我起初以为就会是六七台苹果机器。”当走进苹果电脑教室后,Eric告诉我,他一下子惊呆了,20多台苹果电脑整整齐齐地摆放,“我被震惊到了,感觉像是送我的圣诞礼物。”而那个时候,一些教学想法也纷纷从Eric脑海中蹦出来。考虑到有这么多苹果电脑,Eric说,他当时感觉是可以上大课了。“当时就是想,有这么好的设施,我可以教授logic,protools和现场音乐,让学生们学到更多。”3年后的Eric在谈起这件事情的时候,脸上仍是一脸兴奋和激动。从专业老师角度考虑,学校给予了他们所能想到的一切,不仅有利教课,更有利于学生吸收和学习。自从转换到苹果系统,教学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我们不需要花费时间在修理和研究电脑上,老师可以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教学上。我想学生们也更能学到更多东西。”Eric说,“北音所有的一切变得越来越好。”

传道授业 保持不断学习状态

    对于logic,无论是软件理论还是其本身,当时的学生们都还不是很了解,对他们来说都是全新的知识体系。而音乐制作学院专业学习涉及到的软件属于高科技,尤其是在音乐制作和录音专业方向,更新换代比较快。为了保证学生们能学到最新的专业软件(比如cubase,pro tools),学院每年都会花钱在软件购买和更新上。Eric说,logic每月基本都会更新,学校设施和设备的购买和更新,也对专业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掌握最新教学软件,因此他们更需要保持一种不断学习的状态。“通常我会先在家学习最新的软件,然后再去传授给学生。”这让人想起“学无止境”的古语,学生如是,老师亦是如此。“当然,软件基础知识有相通的理论,比如protools。学生们前三年学习基础知识,大四时候实践较多,学习更具针对性。”从而实现了课程的实用性和市场全面接轨。

    Eric说,他很喜欢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然后通过交流解决问题。“但是问正确的问题,这是件很难的事情。所以了解音乐的历史很重要,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这个可爱的法国外教说,有时候学生问一个问题,他回答问题的时候问的问题比学生还多。他还说在法国国际音乐学院读书期间,他还是学生的时候请教专业老师,当时看来很复杂的问题,老师仅仅一句话就让他思路打开。他回忆道,有种“噢我明白了”恍然大悟的感觉。他边拍脑门边笑着告诉记者,“我忘不了。”解答学生问题,对于老师来说可能是小事,但当时对于渴求知识的他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中国有句老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Eric对这句中国古语有了更好诠释。

    Eric时常教导学生们要学会思考,不是只对着机器埋头苦干。他指出录音过程是一个团队工作,需要相互配合。“在录音棚里,录音麦的位置摆放,也许一节课就可以学会。但是坐在录音台前,录音师面对的是歌手、音乐家,或者乐队,这都是需要有交流的。”在他看来,学生们不是机器,机械般地摁下这个键,摁下那个键就可以。“这些工作我奶奶也可以做。”幽默的话语,却精确阐释了这位外教对录音工作的定义。在北音八年的时间里,Eric培养了上千名学生,他们一些进入大公司,一些成为业界小有成就的专业人员,更有学生和他从师生关系变成工作合作搭档,“我为他们感到自豪。”

根植北音 心系音乐传媒学院

     在采访过程中,Eric不止一次表达了对音乐传媒学院工作氛围的喜爱之情。音乐传媒学院配有国内先进的教学设施,比如苹果电脑和各种专业软件等等。教学设施方面,其中录音艺术系拥有在国内同类性质的院校中最完备的教学设施,拥有大型商业音乐录音棚两间,中型录音棚一间,苹果教室一间、MIDI教室四间、影视外采设备若干、大型演播厅及剧场两间,以及两台专业的录音棚。Eric说,“学院配备的先进教学设施,完全是为学生考虑,对教师开展工作和教学都是很好的选择。”他提到了音乐传媒学院和全院领导放入了很多精力和金钱在教学设施投入上,做到真正为学生着想。“全院从领导到教师,大家工作都很齐心。这里有很好的教学计划,好的作品,我为是其中一员感到自豪。”据了解,音乐传媒学院至今已向社会输送了几千余名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Eric告诉我,成为一名老师,是他留在中国留在北音的唯一原因。他说他很享受在这里的教学工作。“我的工作就是教课,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理解更多。”他说已经越来越喜欢这里可爱的孩子们。“留在这里是值得的。”在北音,Eric实现了他的教学理想,也让北音的学生们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

 

相关链接:

贾红妤:以自然的方法回归自然:http://news.bjcma.com/sdbd/9444.html
赵  冉:经师易得,人师难求:http://news.bjcma.com/sdbd/9443.html
张志伟:用音乐和声音重塑一个听觉世界:http://news.bjcma.com/sdbd/9386.html
王高鹏:我的爵士乐最接地气儿:http://news.bjcma.com/zhxx/9374.html
莫瑞诺:开启中国爵士音乐梦:http://news.bjcma.com/zhxx/9343.html
朴星旭:海归教师成长在北音:http://news.bjcma.com/zhxx/9143.html
张立敏:既虐心又幸福的造梦者:http://news.bjcma.com/sdbd/9201.html
王  磊:录音与教学的二则运算法:http://news.bjcma.com/xydt/5825.html
闫世萍:科学唱法追求者 点石成金“魔术师”:http://news.bjcma.com/zhxx/5937.html
孙秀娴:辛勤耕耘三十载 满园桃李竞芬芳:http://news.bjcma.com/zhxx/8939.html
 

作者:图/刘枫 文/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