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音名师100讲】干货来啦!郭鹏:听金爷讲抒情歌曲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24日 浏览次数:

 

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官方抖音“北音名师100讲”系列课程中,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音乐教育学院专业教师郭鹏带来了《往事如歌——听金爷讲抒情歌曲的故事》精彩课程,邀请到了著名乐评人、流行音乐研究专家金兆钧老师为我们讲述了改革开放初期音乐界抒情歌曲创作的故事。

 

郭:改革开放初期,音乐生活和音乐界的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金:第一个在音乐生活上的重大变化是文革前的优秀作品的再播放,如《洪湖赤卫队》、《江姐》里的歌剧唱段等等。但每一代人不会满足于把过去的好歌拿回来重唱,当代创作者们急迫地要去反映当时的典型心态——充满对未来生活美好向往的激情。同时又由于改革开放政治上的宽松,以及国门的打开让人们接受到了非常多的新的信息,经过两年的创作发展,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发起了“群众喜欢的歌曲”评选活动,史称著名的“15首抒情歌曲”。15首歌曲中,最受喜爱的作曲家是王酩老师,15首抒情歌曲里有他5首,当时王酩老师在一系列电影里创造的歌曲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直到现在还在被无数的歌手翻唱。其他的还包括王立平老师、谷建芬老师、施光南老师等等。

这些歌曲大部分都是继承了文革前17年群众歌曲里抒情温婉的传统,像《九九艳阳天》,就曾在文革前就受到批判——因为军队里战士是不能有爱情的。这种传统在改革开放初期开始破冰,如李谷一老师的《乡恋》也曾受过批评,直到1983年中央电视台第一次春节晚会,我们真正的热爱音乐的群众通过打电话等方式涌到中央电视台,强烈要求听《乡恋》这首歌,最终这首歌播出了。这些歌曲在继承文革前抒情歌曲的基础上,已经开始稍稍受到当时已经走近内地的流行音乐的影响。

港台音乐公开进入内地是1989年中央电视台《来自台湾的歌声》专题节目,这是第一次在国家电视台播放台湾校园歌曲。后来台湾这一代音乐人的创作慢慢恢复,《外婆的澎湖湾》、《乡间小路》等一系列的作品开始登场。这些作品与中年作品家以及年轻人的音乐汇合在一起,是改革开放到1986年前主流的创作现象和社会文化现象。

 

郭:大陆地区老一辈的作曲家发现流行音乐的广阔的创作空间,开始着手创作抒情歌曲,是从什么方面入手的?

金:音乐家们从题材到音乐技法全面地推进创作。

(一)歌词创作

歌词最容易表现出一个时代。当时歌词创作的题材大大拓宽,开始写人的真性情了,比如李双江老师的《再见吧妈妈》,写的是战士走上前线前对妈妈说的话。

 

(二)旋律变化

除了题材,音乐家们也在音乐上进行尝试创新,如旋律。王酩老师特别擅长软性旋律,用柔软的线条描写人们心中柔软的一面;王立平写的《项链》使用了很典型的流行音乐和弦,《浅水姑娘》的主题音乐里用到了夏威夷电吉他,当时很多人好奇原来吉他还可以横着弹,因为它有滑音,要用一个小棍在上面划。另外还有老版《西游记》的前奏,是电子鼓打出来的,这些东西都对大家造成了听觉冲击。

 

不过那一代的音乐家跟现在的一代不太一样,他们更多还是站在传统的角度上,没有革命性的颠覆歌曲的写法,更多是在原有抒情歌曲上加入一点新的因素。

 

 

郭鹏,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音乐教育学院专业教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获音乐教育方向文学硕士学位,并于首都师范大学高等美术研究中心副修数码音乐专业。曾随著名爵士吉他演奏家刘玥先生学习爵士吉他和理论,组建爵士乐队“玲珑花园”,成功举行了多场音乐会,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包括歌曲,器乐曲,爵士乐曲等,获得各级奖项。教学经验丰富,培养出来大部分学生考取各大音乐学院、师范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

2018年,郭鹏与北音教师王高鹏、潘永峰、尹伟、付广慧以及北音“姊妹院校”——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教师孟福柱,联合业界著名音乐评论家金兆钧、钢琴家罗宁等共同打造的国内首门流行音乐在线开放课程——《玩转流行音乐》,荣获“最美慕课”评选一等奖。

 

 

金兆钧,著名乐评人、流行音乐研究专家,《人民音乐》主编,相继撰写了研究文章和评论文章数百万字,并先后为《北京青年报》、《新闻出版报》、《南方周末》、《吉林日报》、《音乐生活报》、《舞台与银幕》、《演艺圈》杂志、《中国百老汇》杂志、《歌迷大世界》杂志、《中国音像》杂志撰写专栏文章。代表著作有:《音乐质能统一场论假说》(《人民音乐》1987)、《略论心理分析方法在音乐创作研究中的应用》(《人民音乐》1987,9)、《青年流行音乐创作群体的心理分析》(《人民音乐》1987)、《风从何处来?——评歌坛“西北风”》(《人民日报》1988)、《从“心潮”论争看音乐价值观之分歧》(《中国音乐学》)1988,4)、《来去匆匆,风雨兼程——通俗音乐十年观》(《人民音乐》1990)、《军魂当翻燕赵声》(《解放军报》1989)、《摇滚在中国》(《中国音乐报》1989)、《中国流行音乐和青少年亚文化》(《文艺学习》1990,6)、《版权、法制、流行乐的未来》(《中国青年报》1991)、《克莱德曼是中国严肃音乐的出路吗?》(《光明日报》1994)、《1994——中国流行音乐的局势和忧虑》(《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1)、《中国交响乐命运的探索》(《北京青年报》1995)、《歌坛十年故事》(《中国百老汇》1996)、《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音乐文化?》(《文艺报》1997)、《“私人叙事”与“宏大叙事”的两面神效应》(《读书》1998)、2002年专题论文《颠覆还是捧场》(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二等奖)、2002年由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专著《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等。

作者:编辑/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