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视唱练耳教育是由近代西方文化的渗透与近代高等音乐教育兴起的专业学科,如今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在国内大多数公立音乐艺术院校以及师范院校的教育专业、表演等专业及民办类艺术院校,这种传统视唱练耳教学模式被沿袭至今。视唱练耳由于技术含量较高,对提高学生整体音乐素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音乐院校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越来越受到专业教师以及学生的普遍重视。通过笔者对视唱练耳多年的教学实践及研究,深刻意识到视唱练耳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境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合理优化,对于视唱练耳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教学实践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继承保留了视唱练耳传统教学模式优势,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弥补不足,使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另外,在考试形式和内容上有一定革新,以适应新时期职业院校发展方向,及教学实际情况,并为视唱练耳建立创新教学理念提供一个合理可行的改革思路。
一、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一)增加音色识别与速度听辨内容
视唱练耳是一门理论和技能技巧训练并重的课程,作为教师,通常会更多注重对学生从音高、音准、节奏、旋律等技术层面的一些反复训练,学生通常在音乐内涵以及文化内涵上了解较少,所以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在音乐内涵及音乐文化层面的鉴赏能力显得很有必要。为了丰富教学内容,目前已在练耳教学环节加入中外乐器音色听辨训练,作品速度听辨等训练,以培养学生对音色辨别的敏锐性和准确性,避免长期只接触单一的钢琴音色。通过对作品速度听辨的训练,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养成一种主动把握作品速度的良好习惯。不同速度对于不同作品的表现需要是有差别的,以培养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作品并把握作品,在增加学生对视唱练耳课学习兴趣的同时,以提高学生音乐文化修养,以便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奠定良好基础。在学期末练耳笔试试题中,将音色辨析题及速度听辨题等新题型纳入练耳综合考核的内容,以检验学生对作品的速度以及乐器音色准确辨析的整体把握能力。
(二)采取合理的分班教学模式
视唱练耳在我国各类艺术院校、师范院校甚至民办艺术院校几乎都采用集体大班的教学授课形式。就北京现代音乐学院视唱练耳课而言,由于学生情况比较特殊以及现实条件所限,学习程度差的学生通常会和程度较好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班级,实行一刀切的大班制会使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会顾此失彼,使教学效果打折扣。笔者认为: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班级人数以及分班级别的设置上教师应适时进行合理调整,这对于教师把握教学以及学生增强学习效果会更加有利,在教学内容难度设计上以及考试内容难度设计上更容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掌控,以符合学生总体对知识点的接受能力以及对考试的应试能力。
(三)综合性技能训练手段的运用
笔者所授视唱练耳教材采用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的《首调单声部视唱教程》以及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付广慧教授编写的《简谱视谱唱词》单声部、多声部教程,星海音乐学院辛迪教授编写的《四声部视唱教程》。通过对作品体裁、调式调性、和弦音名标记法、曲式结构的讲解,力求让学生将所学内容知识点能够有机结合并予以理解。因此如何进一步突出视
唱练耳的教学将多元音乐文化内容及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技能训练更好地予以融合,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是视唱练耳突破传统教学理念需要解决的课题。
对于视唱教学环节,针对每首新的视唱作品先让学生进行调式调性分析,在强调每首作品重点难点知识点之后,先给作品的起始片段,由学生集体或单独进行视谱练习,作品在学生视唱结束后进行点评,强调不同视唱中的某些音准,节奏以及力度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由钢琴弹奏该视唱作品有旋律以及无旋律的钢琴伴奏,让学生去体会正确的节奏、音准以及音乐表现力等。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改革尝试,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改善,学生对视唱作品的准确把握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握音准、掌握不同调号对应的调式调性的识别,单声部视唱带调号的作品,在教学中以首调唱名识别法作为视唱教学重心,目的为了帮助音准不好的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作品,以增强其学习视唱的兴趣及耐心。同时,通过对简谱视谱唱词单声部及多声部作品的教学,提高学生简谱视谱唱词快速识别的能力,并达到独自熟练完成简谱和五线谱作品互译,以及独立分析作品调式调性、和弦音名标记法且准确识别歌曲曲式结构的能力,进而为以后的即兴伴奏弹唱训练奠定基础。
在练耳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对音程、和弦的性质构唱与听辨练习,让更多学生能够更加敏锐的对不同音程、和弦的色彩与稳定性的差异以及首调性质构建模式把握的更加清晰。结合实际音高的构唱与听辨练习,让学生能够直观清晰的理解并掌握音程与和弦在音高及音响构建上的关联性及差异性,并通过学生分声部去演唱音程及和弦的听写习题,让学生感受到人声分声部演唱音程及和弦,比钢琴弹奏会更有音色层次的音乐表现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音程以及和弦的兴趣以及更加了解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内涵。
在节奏练习上强化节拍及节奏型的音响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进行对比训练,增加节奏改错的课堂练习,以增强学生对正确及错误节奏型的敏锐判断能力。旋律听写训练方面以歌曲记谱为主要训练目标,通过大量实际歌曲的记谱听记练习,增强学生对歌曲作品的歌词、节奏、旋律线条、调式调性、以及各种反复记号的熟练运用与规范听记的准确把握,以增强学生对实际歌曲作品尤其是对陌生作品记谱的把控能力,通过训练,让学生逐渐做到快速精准的完成对歌曲作品的准确记谱能力,并增强学生对实际歌曲作品的记谱兴趣。
(四)增加节奏专项练习
国内各音乐院校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的模式是教师讲授及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这是由于视唱练耳课程的学科特点所决定。教师用钢琴弹奏、学生进行视唱与听写的这一固定模式,在国内各院校已经被广为使用。从笔者教学实践来看,也有其不足之处,难以更好的调动和引导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尤其是练耳基础较差且对该课程兴趣缺乏的部分学生。在练耳教学环节,笔者增加了节奏专项练习,增强节奏教学环节的师生互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听辨与识别出不同节奏与节拍的细致差别,节奏及旋律教学内容的听写训练部分,增加节奏填空、节奏改错、旋律改错以及歌曲记谱的训练题型,以便更好的调动学生进行思考并积极投入到节奏及旋律教学训练环节,以加深学生对节奏节拍以及旋律的准确听辨及把握能力。
(五)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国内部分院校视唱练耳教学的传统教学手段都是利用钢琴弹奏进行视唱及练耳的教学,音乐教育学院主体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但在此基础上将数字化多媒体教学软件合理有效的运用于课堂,通过合理引入多媒体课件或多媒体教学软件以及音频辅助的学习资料,以便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视唱尤其是练耳环节的积极性,既能丰富教学手段,又能扩展学生对不同音色的了解,以提高学生学习练耳环节的积极性,更好的适应多元化音乐文化的发展需要。
此外,国内各音乐院校、师范院校对于练耳的考试通常采用集体笔试的形式,由于受到考核形式限制,不同专业的学生,考试题目和考核标准却一致基本一致,这对于基础薄弱的学员而言,想要取得理想成绩并不容易。笔者认为:在今后练耳考试环节应该可以适当打破传统练耳考核单一的试题形式,适当加入选择题、判断题以及改错题,以丰富的试题类型,降低考试难度,增强练耳学习程度浅薄的部分学生能够提高得分率的可能性。
二、 加强教师的课内外教学管理
如今的学生总体都比较懒惰,课后作业自觉进行练习的为少数,部分学生总会找各种客观理由不去练习,只有进入考试复习阶段,才拿出更多的精力去应对考试,这个问题在全国各艺术院校都普遍存在,解决的关键在于任课教师在教学环节加大对学生日常学习的考察力度。笔者在每次视唱练耳课的视唱作品训练及检查环节,都会对不同学生进行视唱作业的随机抽查,以考察学生总体掌握情况以及对课堂作业是否在课下认真完成。对于视唱作业检查不合格的学生,每次课进行签名备注,下次课进行复查。有的学生回避视唱复查,下次课选择请假或旷课。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课堂不但在课堂进行通报批评,并将检查到该学生的不合格视唱作品与期末考试成绩对接,并扣除本次课平时成绩并予以警告。
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具有很好的课堂约束力,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为此,期末考试学生的视唱练耳是否合格与平时视唱及练耳作业的抽查考核紧密联系,让学生时时有紧迫感。
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易受到学习状态较差同学的影响,迟到、早退或旷课,时间久了自身的学习状态更差,而学习状态不佳的学生,提问问题的习惯则偏少,这需要任课教师在课堂及课下进行一些心理辅导,让更多的学生有所醒悟,同时也需要班主任教师予以高度配合,让更多的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走进课堂。
结 语
视唱练耳的教学理念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学生群体的改变,不断进行更新,并与时代发展接轨,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不同学生群体。本文为笔者多年来在视唱练耳学科教学理念上进行的一些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通过从教师以及从学生的两个层面来进行分析及研究,找到一些教改的切入点,立足学情,弥补不足,并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