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演唱教学之初探

发布日期:2007年02月01日 浏览次数:

[摘要]

  流行音乐的演唱作为声乐艺术的一个分支,有其独特教学方式,在唱法上应适当的借鉴美声和民族唱法。本文从介绍流行音乐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来探讨了专业的流行音乐演唱者应具备的条件,流行演唱教学的基本训练,以及流行演唱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声、情、字、味、表、象、养,发声练习,语言训练,交流沟通,心理素质

  流行音乐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亦称通俗音乐。流行音乐的题材来源于日常现实生活,多描写人生伦理、生活理想、思念故乡、歌颂友谊等,最主要的是以爱情歌曲居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流行音乐已经形成一个较完整的音乐体系。

  流行音乐在我国最早源于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由于历史原因,流行音乐曾一度沉寂下来,80年代又重新在广州、北京等地兴起,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改革,以及文化禁锢的解除,流行音乐得到前所未有的兴盛发展。90年代中国几所音乐学院正式接纳流行音乐,并被列入系统的教学大纲里。

  流行音乐风格的多样性决定了流行演唱的多样性,流行演唱不同于古典传统唱法和民间唱法,后两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演唱模式和审美价值取向,流行音乐自身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功能即娱乐性、大众性、时代性又决定了流行唱法的千差万别,并不统一。而流行演唱作为声乐艺术的一个分支,不能因为定位于流行和着眼于流行而降低了它的位置,应提到美学的高度来认识;唱法上应适当的借鉴美声和民族唱法。流行演唱教学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

专业的流行音乐演唱者应具备的条件
  演唱艺术对演唱者有很高的要求,这个要求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总结归纳了七个字:声、情、字、味、表、象、养。流行演唱也应遵循这个歌唱规律,我们从这七个字来一一解读歌唱的规律。

  “声”就是声音的条件,包括各个发声器官要发育正常,不能有缺陷,唱歌不跑调,其次是要有歌唱的方法和技巧,从而达到音色的婉转变化,流行演唱要在自然音色的基础上,要求声音响亮,刚柔并济,自然纯净。富于歌唱的能力。“情”就是演唱时的感情、表情、激情、是歌唱的灵魂,最主要的包括乐感,就是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有感而发,才能以情带声,唱出感人肺腑的歌声。“字”包括两方面即:①吐字标准、清晰,赋予语气感,流行演唱的随意性使得很多演唱者普通话不标准,咬字不清楚,表达不出歌词的真实内容;②在力求做到“字正”的同时要分析琢磨歌词的内容,充分表现出语言的情感和作品的思想内涵。“味”直观地说就是歌唱的韵味,包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即乐感,具有深层的音乐感觉,要能恰当地理解和把握音乐旋律的音型、节奏特点和声结构以及音乐作品的风格。同时也包括个性的声线,独特的行腔等。“表”指表演能力,这种能力一方面来自于天赋,也需要后天的逐步培养,流行音乐表达了现代的现实的生活,对流行音乐的诠释有时来自于对生活的体验,有时需具备对音乐的想象力,只有对音乐产生良好的认知和感知能力,根据音乐的旋律特点,和声织体,节奏风格来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头脑中具有一定的画面感,对音乐的表演就自然流露,真切感人了。“象”指歌唱者的外部形象,不仅仅指歌唱者的容貌是否俏丽和身材是否高挑,也同时指通过外在表象所映射出歌唱者的风度和气质等在内的精神品质,要求歌者具备人格魅力,要在日常生活中有“人缘”,在舞台上有“台缘”。“养”指的是音乐素养、文化修养、生活底蕴、社会阅历和人格历练等综合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内涵,属于高层次的意识形态。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演唱者才具备职业歌者的条件,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和才华,很好表现音乐作品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才不会流于媚俗。

流行演唱教学的基本训练
气息的运用
  “气”是一切歌唱艺术的动力来源和基本保障,没有气也就失去了字和声。流行演唱采用民族唱法的“丹田气”或美声唱法里的胸腹式联合呼吸的方法,口鼻同时吸气,胸腔打开,横膈膜自然下沉,两肋和腰部四周向外扩张,气息自然吸入腹部,用气时要求深入,学会用腹肌和腰肌来控制气息。这时歌唱的腔体也是通畅的,声音就在这个歌唱通道里在气息的支撑下自由流转。但流行演唱所用的呼吸量不需要很大,特别是在中低声区,声音象叹气和说话,只要气息跟上声音的力度,适当调配呼吸量就好,高音区时,后腰、腹部及两肋要支撑住,用“丹田气”与声音形成对抗,配合喉咙、口腔等相关发声部位产生有爆发力、纯净透明的高音。

 

 

为保护作者版权以下部份隐去

 

[作者简介]

  于晓丽,声乐教师,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2006.5在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硕士毕业独唱音乐会;2001.3 参加了作曲家王立平的音乐作品《红楼梦》的演出;

作者: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