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浅析戏曲形体的表现特色在舞台剧中的运用

发布日期:2017年02月08日 浏览次数:

张超

 作者简介: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影视戏剧学院表演系教师,京剧表演专业,教授戏曲形体课程。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不但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意义,同时也包含多种艺术形式。由此可见,戏曲在我国舞台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追溯我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可知,戏曲的前身为歌舞,并且以歌舞形式作为载体,从而将戏曲中所要表达的真实内涵进行阐释。戏曲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表演形式,尤其对于中国这样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民族而言,地方戏曲便逐渐成为反映地方人民精神生活的代表。因此,本文则重点讲述戏曲形体的表现特色在舞台剧中的运用。

  众所周知,戏曲形体的表现方式主要是将肢体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和工具,它的灵感表达便是从生活中来并服务于大众、娱乐大众生活。但是,单一的肢体语言还无法将戏曲内涵淋漓尽致的进行呈现,因此必须通过规范后并进行整合,才能够让戏曲形体的表演更加具有美感,同时通过具有美感的形体表演使其更加赏心悦目,从而达到激起观众共鸣的目的。

【戏曲中形体表演的重要性】

  中国的戏曲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不但聚集了语言、形体、剧情等多个艺术元素,同时也具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艺术不但历经了数百年的发展与传承,同时通过戏曲我们也能够深刻感受到人类心底最质朴的声音。而戏曲的舞蹈动作作为戏曲中的灵魂,演员的每一次伸展、收缩都仿佛在与观众进行心灵层次上的沟通。尽管戏曲没有音乐剧那样华丽的舞台表演形式,但是却能够通过演员形体的表演演绎出一场精彩的故事。在中国戏曲中,形体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演员所表现出流畅的肢体语言以及表情就能够让剧情变得跌宕起伏。此外,通过形体表演不但能够揭示剧情的主题以及内涵,更能够展现出人类复杂多变的情感活动。因此,分析中国戏曲中的形体表现特色能够为戏剧舞台表演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借鉴及启示。

【戏曲形体表现特色】

  (一)注重肢体协调

  在戏曲表演中能够看出表演者十分注重肢体协调这一特点。表演者通常通过调节肢体幅度大小、速度快慢、力量大小等表现出协调的特点,并将肢体动作进行对比从而达到使得整场表演呈现出一种跌宕起伏的视觉感。在戏曲表演中一般将“欲进先退”和“欲刚先柔”作为表演理念,从而追求肢体协调并最终达到让观众享受一场饕餮盛宴的目的。

  (二)讲究肢体对称

  在人类审美的观念中,对称是人类最基本的审美要求,所以在戏曲形体中也着重体现这一原则。我们从戏曲表演中能够看出,表演者通过十分讲究的肢体协调规范和要求,从而让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其肢体动作,明确其所要表达的肢体语言,并与剧情及人物贴合,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因肢体语言混乱而让观众产生抵触、厌烦的心理。此外,仔细观察戏曲表演者所穿着的服装能够看出,表演者对于服装穿着也十分讲究对称。

  (三)动静结合

  戏曲表演仅仅通过灯光、语言还不能够充分达到舞台效果。因此,演员必须通过动静结合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从而让形体表演达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舞台效果。但是,动静结合也不是仅为动、静,而是利用肢体如头与身形成一个角度,从而让表演内容更加生动。因此,戏曲表演中对于表演者的专业素养及技术规范要求较高,这样才能够让人物形象与舞台进行有机融合,进而迸发出新的表演火花。

【戏曲形体在剧中的重要意义】

  (一)推动情节发展

  演员通过形体的表现能够迅速带入观众进入故事情节,从而推动情节发展。正如清代学者王国维先生所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戏曲表演就是利用音乐与形体舞蹈将故事演给观众看,而观众是否能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便依靠表演者的肢体表现得以实现。由于表演通常受到舞台的局限性而无法使得观众切身的感受故事情节,因此只有凭借演员的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才能够让观众理解剧情。而演员通过有力的表演也能够将苍白的文字变得更加富有力量,进而让观众的内心时刻跟随演员的表演而被带入故事情境中。

  (二)深化人物情感

  一部戏的成功与否便取决于剧中人物情感是否能够引起观众共鸣。而想要达到这一目的,表演者就必须通过眼神间所传递的内容,以及身体语言将人物内心情感进行充分表达。例如,表演者在展示害羞这一表情时可以利用却步以及掩面来增加观众的直接视觉感。此外,戏曲表演中能够表现人物情感的手部动作还有很多,如捻、摇、搓等就能够充分表现人物内心的焦虑、思考。

  (三)塑造人物形象

  细数一下,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戏曲人物有很多,例如白毛女。为什么白毛女的形象一直印在观众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呢?原因就是表演者通过在生活中的提炼及真实的表演与再现将白毛女这一人物形象刻画的活灵活现。就像是白毛女活在我们身边的真实人物一样,而能够达到此种渲染力、影响力的原因与表演者的形体表演密不可分。而在此剧中,表演者通过悲切的眼神、协调的肢体、平衡地表达都将观众带入到故事情节中,从而达到让观众亲身体会白毛女不幸遭遇的目的。

  (四)渲染气氛

  为了达到让戏曲更加富有戏剧感染力的目的,就需要在相应的戏剧故事背景中戏曲中将形体动作设计的更加强烈与夸张,。这样一来便能够更好地诠释剧情内容,或者表现戏剧矛盾冲突,使剧情情节波澜壮阔,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视觉效果也更加明显。

  (五)与观众进行心灵沟通

  随着人们对艺术欣赏的审美的诉求越来越高,并且为了迎合当代观众更倾向于“听故事”的欣赏习惯,因此戏曲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让自身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演绎模式。而戏曲中的形体就仿佛在向观众讲述一段段故事,并且能够让观众切身体会到戏中主人公的悲喜情感。艺术的成功与否就取决于是否能够与观众产生共鸣。而戏曲中的形体表演就是将语言、形体、剧情三者进行有机的融合,这不但能够让其戏曲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也能够让其利用更多的题材进行表演。这样一来才能够让其文化底蕴以及深刻内涵在时间的雕刻下变得更加迷人富有魅力。

【结语】

  综上所述,戏曲表演的成功与否由演员的舞台综合表现直接决定。所以,戏曲的形体表演必须充分理解人物思想情感进行准确地表达,从而让情节流畅地发展,最终达到叙述戏曲剧情的目的。但是在表演的过程中也需注意掌握形体动作的力度,若过重会让观众产生做作的感觉,若过轻则无法深刻表达人物思想情感。同时也要注意动作之间的连贯,争取将动静进行有机结合,真实地传承传播戏曲艺术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王新新.理解与表达:试论盖派形体的内涵美——兼议戏曲形体的内涵构成[J].戏曲艺术,2013,(03).

  [2] 宫正勤,李少春.谈电视晚会中舞蹈的电视艺术感处理——从央视马年春晚看舞蹈录制的新理念[J].影视制作,2014,(11).

  [3] 龚孝雄.一次游曳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戏曲创新——滇剧《水莽草》的文本价值及对"传统戏曲现代化"的探索[J].民族艺术研究, 2015,(01).

  [4] 苗怀明.现代海外华人社会的形成与中国小说、戏曲的传播、接受[J].河南社会科学, 2012,(02).

  [5]赵欣然.论创造性想象力的培养及其在表演训练中的运用[D].上海戏剧学院,2010.

作者:文/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