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公开课持续进行,北音音乐教育学院器乐系教师李潇蓉老师公开课《如何把握二胡演奏中的乐感—— 线条感、律动感、画面感》在教学楼J301举行。
【课堂笔记】
音乐是一门极富情感魅力的艺术形式,需要演奏者在演奏中融入自身情感,通过丰富的表现力传达给观众,从而与观众产生共鸣,给予人无限的遐想与能量。
乐感包括音准感、律动感、速度感、音质感、力度感、语气感、语流起伏感、线条感、气息感、分寸感、变化感、画面感、人物形象感、地域感、乐曲结构感等等内容。由于公开课时长限制,将重点讲解线条感、律动感与画面感。
一、线条感
二胡学生的演奏经常容易出现一个问题,他们的慢板会演奏得比较“白”,而快板容易演奏得像练习曲。其中线条感的存在不容忽视,可从语流、横线条与竖线条、整句长线条、内心歌唱与带气演奏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
1.语流
在乐句中,有一种较为普遍的处理模式,即为向高音行进时渐强,向低音行进时渐弱,根据音高走向进行平稳连贯的起伏,使得每个乐句做出贯穿整句的大型线条,我们称之为音乐语言的流动性,简称“语流”。
2.横线条与竖线条
线条最基本的类型分为横线条与竖线条。横线条通常体现在舒展的歌唱性旋律中,它要求演奏连贯流畅、如歌如诉、娓娓道来,同步避免换把、换弓与换弦的痕迹,使得音乐犹如心中流淌出一般;竖线条通常体现在活泼跳跃,或坚定有力的旋律中,它要求演奏具有积极性与紧张度,沉稳行进而又从容不迫。二者可分开使用,也可穿插进行。
3.整句长线条
我们在演奏过程中,观众听到的并不是单个音符,而是乐汇、乐句与乐段的呈现。每个句子的线条走向大多是:推进式、枣核式、下落式等,我们应做整句的长线条,同时切忌二胡常见的“大肚子弓”与“迂回式演奏”,即逐音做起伏以致于音乐行进始终绕圈,等于原地踏步,缺乏音乐的动态发展。
4.内心歌唱与带气演奏
慢板需要保证每个音内心都在十分动情地歌唱,而后将音与音之间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乐句,同时保持带气演奏,让每个乐句充分地诠释情感表达。
快板想要演奏得富有情感,首先要将其当做一个有血有肉的旋律,避免丧失音乐仅仅是技巧展现。演奏过程中需循环呼吸,不要憋气,内心同慢板一样时刻歌唱,在保证颗粒性的同时将点连成面,使演奏出的声音好似一堵密不透风的墙,过程是均匀连贯而又平滑圆润的,和慢板同样演奏出旋律线条和音高起伏。练习过程中安排好高潮与低谷的布局,使得快板具有上天入地的变化。
二、律动感
律动是高级的节奏感,二胡作为线性乐器非常容易出现慢板拖拍、快板抢拍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有了伴奏后会明显好转,也就是为何清拉更难的原因所在了。一旦缺乏律动,音乐呈现要么太拖沓、流动不起来,亦或是兵荒马乱、慌慌张张。
1.律动的稳定性
很多人仅在不清楚节奏型或拿到作品的一开始时使用节拍器,而后觉得节奏大概稳定后便弃之一旁。无论在练习乐曲的任何阶段,都应时常运用节拍器练习检验,节拍器对于律动的把握是一个重要工具,以此来校对内心速度的稳定性。
除了快板可以打开节拍器衡量外,慢板也可以通过节拍器来纠正自身的内心节奏,也更便于合理安排弓段与弓子的变化。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将节拍器装进心里,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内心律动,每段都应是一个具有框架感的整体。
2.乐曲的潜在律动
在二胡曲中,律动不只局限于节奏自然律动,还存在着乐段的内在运动规律,它通常潜藏在旋律内部而不在乐谱上表现出来,与谱面上的节奏不完全吻合,但却贯穿于乐段的始终,这种律动我们称之为潜在律动。
以现代作品《楚颂》为例:
上例是《楚颂》慢板主题的三次呈示,共分为三小段,第一段是温暖的独白,缓缓地引入,同时进行四分音符的律动;第二段相比之前更为流动,也随之换为两个八分音符的律动;第三段是慢板的小高潮,情感饱满而热烈,内心也应配合四个十六分音符的律动。其律动的层次逐次递进,因此在情绪上一段比一段激昂,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到很多乐曲中。
三、画面感
音乐与绘画,从理论上来说似乎是两种殊不相关的艺术,前者通过音响刺激人们的听觉感官,后者通过线条和色彩刺激人们的视觉感官,但在艺术领域中,二者是息息相关的。
演奏者内心对于一段音乐是何种认知,演奏展现出来便是如此。很多现代作品,中间每个乐段都没有明确具体的表达,我们在练习与演奏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思考与设计。像是新疆风格乐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快板处在演奏时,要同步幻想一群新疆男孩、女孩在一起手舞足蹈,并配合着铃鼓、手鼓乐器伴奏,纵情高歌与热烈欢舞的场景。
再例如《楚颂》讲述的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赞颂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英勇与执着,以及忠贞不渝的爱情和信念。在演奏引子的过程中,可以想象在古代战争时,十万大军对峙着刘邦的场面,而慢板又可以想象成和其夫人虞姬你侬我侬的爱情故事。在演奏中,脑海中要即刻切换不同的场景,方能更多地投入音乐。
音乐应是作为一个bgm的存在,只要听到就会被带入某种意境、情绪和感受中,故而演奏者任何时候都要赋予音乐生命和意义,要最大程度发挥想象力,像讲故事一样拉琴,沉浸其中的同时也能带动别人产生共鸣与感动。
四、其他启发乐感的途径
1.查阅背景资料
了解一首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是把一首作品演奏优异的基础,空有扎实的技术是不够的,感人至深、扣人心弦才能使得演奏更加深入精彩。
首先要大量查阅作品的背景资料,不同的作曲家所处的年代、生活环境、阅历境遇不同,要了解作者是在何种状态下创作,想要表达何种思绪情感与内涵意境。一旦中心思想和方向出现问题,后面下再多的功夫也是徒劳。
例如练习《听松》时,要了解伟大的爱国将领岳飞的生平故事,真正理解并演奏出气魄豪迈、刚劲有力的感觉;练习《河南小曲》时,要大量搜集豫剧的音响与视频,抓住河南音乐的地方风味与色彩特征;练习《第五二胡狂想曲》时,要多听多看蒙古族相关的歌曲、舞蹈等资料,演奏出豪迈、潇洒、粗犷与柔情相结合的音乐特色。
2.学习他人演奏
任何一个下笔成章的作者,一定是一个博览群书的阅读爱好者。我们所学习到的知识通常都源于书籍,只有当输入的足够多时,点滴累积、吸收养分后博采众长,才能形成自己的文字风格。练琴亦是同理,聆听名家、对手的现场演奏或演奏视频,从大量有价值的音像资料中提取精华,通过研究分析对方的处理与感觉,以获得乐感的启发。
3.丰富个人艺术形象库
丰富自身的艺术形象库,是演奏者拓宽情感表达深度与广度的必要途径。艺术形象库包含了演奏者的个人经历、情感体验,以及对他人经历境遇的理解与感受。多欣赏各个时期的音乐、各种风格的音乐、各种演奏形式的音乐抑或是音乐之外的其他艺术形式(例如舞蹈、戏剧、绘画等),不断丰富脑海中的艺术形象库。同时通过多看书、看电影、旅行等方式开阔视野,增加自身的学识与阅历。通过广泛的接触和积累,在演奏的过程中可以联想到更多的人物、环境、情景等代入,从而做到准确、恰当地把握与表达,以此塑造一个又一个鲜明的音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