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治疗师要非常关注创作的过程。因为“艺术活动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
一个人无论他在生活中多么浮躁、性急或坏脾气甚至是不可理喻,当他全身投入到创作中时就会变得安静、聪敏和富有创造力。艺术似乎向他们打开了另一扇门,吸引着他们所有的注意力。这个世界如此的奇妙,也正是因为它们是属于创作者本身,却不被他们完全知晓。
创作能够调动当事人的自愈能量。在绘画、舞蹈、雕塑或书写的过程中,当事人的心理能量被激活,通过肢体将它们表现出来。此时,创作过程超越了意识的监控和无意识的隐藏。创作者处于一种整合的状态。将心理能量赋于意象,通过肢体显现,最后转化为作品。
作品的最终诞生也不是一个偶然,它需要经过犹豫、孕育和孵化的漫漫路程。当事人在选择艺术媒材和确定创作主题的时候可能会感受到来自自己阴暗面的阻抗,或许会对自己的作品百般不满,不断的否定甚至撕毁重来。即使最后作品完成了,依然感到不完美。这其中,夹杂的愤怒、忧伤、痛苦、难受、怯懦和敌视交织在一起,淋漓尽致地裸露在作品上。这种复杂的体验对当事人来说,不仅仅只是一种宣泄,同时也包含着当事人创造力的发挥和个人的成长。
另外,在当事人的创作过程中,艺术治疗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治疗师可以选择在一旁静静地陪伴当事人创作,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当事人支持和帮助,也可以抛开言语,直接用艺术创作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
在人性实验室的课上,宝蕊老师强调治疗师自身心灵成长的体验,在催眠课上,绍崑老师也讲到催眠治疗的精髓并非催眠师本身技术的高明。其实艺术治疗也不例外。治疗师要抛开美学和技巧的价值判断,投入情感,用心陪伴当事人创作而非技术层面的引导。只有这样,创作者才会完全融入创作中。正像邓肯所说的,将自己变成发光的流体,自如地流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