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中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大幅增加:从2001年的114万,到2004年的280万,再到2007年的496万。与此同时,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2002年就业率为80%,2004年73%、2005年72.6%……大学生就业形势前所未有的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07年年中,将近500万的07届毕业生即将走出校门,08届毕业生的求职浪潮也即将开始,等待他们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呢?
毕业=失业?
伴随高校扩招,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率连续走低。2006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是413万,就业率仅为70%,约120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加上今年毕业大学生495万,2007年要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总量在600万人左右。
近年,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新闻屡见不鲜。在北京,“没找到工作压力太大,清华学子跳楼身亡”的新闻让人们扼腕叹息。在广州,“286个本科生、研究生竞争13个环卫职位”令人哭笑不得。在重庆,某大饭店招聘97个服务员,其中53个是大学生。曾经被誉为“天之骄子”的高校毕业生,面对日愈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应聘时都不敢对薪水有什么期望或者干脆不问薪水。更有甚者,由于一时没找到工作,大学生竟然选择“零工资”就业。“毕业=失业”的现象可以说在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猛增的情况下越来越普遍。
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张廷文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由于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也由于现有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后带来的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结构性失业。但这一矛盾长期来讲并非不可调和的,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讲,通过有效途径缓解这一矛盾成为当务之急。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培训,加大对学生的自身素养、职业策划、技能锻造、就业心态、就业谋略的培养力度,是缓解就业问题的必由之路。
毕业生:求职四顾心茫然
据了解,就业竞争激烈、缺乏工作与实践经验已成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最大阻碍。小李是某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的大四学生,找工作时发现一些需要必备的操作技能、资质证书都有较大欠缺,“大学这几年光顾着玩网游了,我没有想过自己要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大学期间要培养哪些能力,大学期间没有做到相应的技术积累、一些相关的实习,现在找工作只能碰运气了”。
像小李这样的大学生绝对不在少数。如今的大学生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大学期间很少受到职业规划方面的辅导,缺少职业目标和实习积累,这样一来在毕业时就表现出职业能力不足,缺乏竞争力,在就业时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盲打误撞,后悔却为时已晚。
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张廷文认为,除却就业形势,大学生求学过程中缺乏规范的职业指导、清晰的职业规划,是造成目前就业困局的原因之一。大学很多学科,如计算机领域,教学知识远远落后于实际操作,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成为企业录用大学生最为看中的指标。如果在大二大三时即树立起清晰的职业目标,并为此进行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则对未来职业发展大有裨益。
专家提醒:职业生涯早规划
实际上,职业规划教育发源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达到高峰。如今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都在推广和实施“生涯教育”,按照生涯认知、生涯准备、生涯熟练等步骤逐一实施,不少国家都将生涯教育列入必修课,对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对于中国大学生,面对未来激烈的求职竞争,进行有效职业规划显得尤为迫切。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张廷文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高校教师和专业机构承担的责任日益重要,他们应该承担帮助大学生在了解自我、确定职业目标的责任,制定相应的计划,从而减少求职的盲目性。同时,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通过职业规划培养成熟、理性的求职心态,在求职过程中关注长期职业规划,“先就业再发展”,也至关重要。”
为促进大学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进而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华英才网从2002年开始,连续五年举办“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活动,第五届最佳雇主评选即将于2007年6月28日揭晓。历届调查结果对于促进大学生、企业双向沟通,推动企业充分了解和认识大学生、调整自己的人力资源政策,提高以招聘为中心环节的人力资源配置效率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将让大学生更加了解未来雇主,明确择业目标,确立职业方向。张廷文认为,“对于现在大学生就业出现的供求矛盾,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责任共同来缓解,这也是我们持续推出‘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的原因。”
作为目前首个将“雇主品牌”引入国内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范围、规模最大,持续影响力最强的大学生雇主调查活动,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通过挖掘企业在中国大学生这一特殊人力资源市场的品牌定位和企业形象、解析企业人才策略,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08届毕业生求职在即,本次调查能够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企业雇主,明确择业目标,在求职中做到有备而来。”张廷文表示。此外,近年来,由教育部门、专业机构组织的职场调查、职业评测等活动正逐渐增多,这也正印证了大学生提前进行“职业规划”是大势所趋。
随着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不断升级,“职业规划”已成为每位大学生的必修课。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高校教师、校有关团体都应该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帮助大学生培养科学、理性的职业观。这些无论对于推动毕业生就业择业、还是提升学校竞争力都大有裨益。
|